首页 > 家居服 >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近期素有“工业设计界奥斯卡”之称的2023缪斯设计奖(2023 MUSE Design Awards)公布了获奖名单。由北京疯景科技旗下叮零品牌设计的【叮零视频门铃E6】在全球6300多份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斩获2023缪斯设计奖金奖(2023 GOLD WINNER)!产品设计美学、多元创新等方面获得了极具权威的肯定。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美国缪斯设计奖

缪斯设计奖创立于1989年,由位于纽约的国际奖项协会(IAA)管理,是国际奖项协会(International Awards Associate)旗下的全球性奖项赛事之一,该奖项以严格的评审体系和评判标准著称,旨在培养和推广“设计缪斯”,面向建筑、室内、产品、时尚等广泛领域征集设计作品,发掘和支持各行业处在上升期的设计师,从而推动设计发展更上一层楼。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科技+美学 叮零实力出圈

叮零视频门铃E6以经典黑、白的设计巧妙的搭配出高洁大气风格,追求流畅线条的同时,利用“按铃灯”的光圈突出居住者的高品位。越过产品外观设计,E6在可视角度、清晰度及续航三方面度都做了提升,实现了集广、清、大的高阶性能与一身,性能卓越,看家从容。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在可视角度方面,叮零视频门铃E6视野以对角180°呈现,水平角度141°,垂直角度107°,在清晰度方面,300万像素、2K画质,画质细腻、画面清晰,门前楼道看得一清二楚。值得一提的是,E6还内置高功率红外灯和IR-CUT双滤镜,即使是漆黑楼道也拥有清晰画面。就清晰度而言,叮零视频门铃E6已从多维度打造出极佳的可视体验。6000mAh大电量,续航强劲,使用时间更长,还支持充电宝直接充电,轻松应对多种低电量场景危机,带来稳定、安心、舒享的续航保障。

从功能到服务,叮零总以“创新”前行

作为国内可视门铃品类开创者,叮零在2018年11月发布首款新品,后参与小米众筹获得了超过40000用户的支持,迄今为止,已为180万个家庭带来居家安防服务。首款新品的发布开创了国内可视门铃品类,凭借强大的产品力赢得了不少消费者的良好口碑。从2018年至2022年,叮零已成为极客之选“年度智能家居品牌”、中国公共安全“十大用户推荐品牌”,也凭借产品创新设计获得了日本优良设计奖(Good Design Award)、德国红点奖(Red Dot Design Award)。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创新、深造,精益求精做产品,截止到2022年12月30日,叮零已经累计申请专利143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已授权专利107项,其中发明专利24项,US/PCI海外专利1项。叮零首创的变声通话功能技术,此技术是将居住者的音色进行改变,对陌生人可选择大叔音、小丑音、对熟人可使用原声,对门外人隐藏真实身份,保护隐私,帮助居住者拒绝独居恐惧。目前,此项技术应用于智能家居行业多个品类。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叮零视频门铃E6在服务上再次做出创新——30天免费试用,即用户购买后,从购买日算起的30日内可选择无理由退货退款。在众多市场产品中,30日免费试用无疑是整个可视门铃品类前所未有之举,大大减少用户购买后的退货焦虑。除此之外,叮零视频门铃E6还提供保价30天、延保1年、门铃被盗赔付新门铃等售后服务,更是承诺质保期内出现问题只换不修,为用户提供尊贵售后服务。

4年间,历经3次创新,每一次进化都在引领可视门铃品类进入全新的竞争时代。叮零可视门铃E6不仅具备强悍的功能,更是在服务上高级进阶,赋予用户更安全、更放心、更舒适的购买、使用体验,也引领了可视门铃品类质量与服务标准,助力智能家居行业更好发展。

未来,叮零将以“暖科技让生活更安心”的品牌理念为引领,不断挖掘用户的新需求,通过持续不断的科技创新与出色的产品及工业设计,为更多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美好的产品体验。

相关知识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CAA建筑事务所再获美国MUSE设计奖最高荣誉铂金奖!
闪耀国际舞台!法国司米斩获德国iF、美国MUSE两大国际荣誉!
溪岸全屋定制4.0空间设计系列 荣获“2021美国MUSE缪斯设计奖·金奖”
家电快讯| 佳歌荣膺2022年美国MUSE缪斯国际设计金奖
智能快讯|智能家庭IOT品牌叮零与电影《门锁》达成合作
云南著名设计师斩获美国缪斯国际设计铂金奖
云南著名设计师马黎明斩获美国缪斯设计铂金奖
东鹏荣誉|东鹏企业文化馆斩获2023 缪斯设计奖金奖
成都地铁5号线斩获美国缪斯设计奖室内设计类别金奖

网址: 叮零视频门铃E6斩获MUSE设计奖金奖 http://m.jiajufo.com/newsview1609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