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大家好,我是血拼哥!
听说了吗,结婚人数又创了历史新低。
业内有人认为,房地产真正“灰犀牛”事件正在发生。
No.1 「接盘侠」越来越少
今年上半年,全国结婚登记数量仅剩343万对,比去年同期还下滑了12.7%,减少了49.8万对。
而离婚数量在历史高位,达到131.7万对,几乎相当于结婚登记数量的40%。
这波数据一出,很多人都被打脸了。
因为去年全国结婚对数实现了10年来的首次回升,达到了768万对,终结了连续下降的局面。
一些人觉得全国的结婚率终于要开始反弹了,年轻人愿意结婚了。
然而,今年的结婚数据惨烈,证明去年的回暖不是反弹的信号,可能只是回光返照。
关于为啥今年数据这么惨烈,
有人调侃,因为这一届「韭菜」觉醒了。
因为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只要结了婚,就会解锁“牛马三件套”
房贷、车贷、下一代,代代相传。
不婚不育才能享受人生……
专家则表示结婚人数下降与适龄人口减少有关。
七普数据显示,中国80后、90后、00后存活人口分别为2.15亿、1.78亿、1.55亿。
90后比80后少了3700多万人,00后又比90后少了2300多万人,
未来结婚适龄人口只会越来越少,而少子化趋势也不可避免。
还有专家认为当前的数据只是周期罢了。
人类自古以来都有寻找伴侣、传宗接代的需求。只是应对不同的环境,人类会做对自己风险更小的决策。当经济开始好转后,就业率增加,人们对未来的收入预期就会向好,相信自己有能力养家糊口;另一边,随着我国房地产逐渐挤出泡沫,年轻人的负担会逐步减小。届时,结婚率也会慢慢回升。
但不管怎么样,结婚率下降,产业也面临寒冬。
直接相关的例如珠宝首饰、婚纱宴席、汽车、母婴、教育等等需求都在减弱。
上半年全国新房销售额又跌了四分之一,全国百强房企销售额暴跌41.6%,
那么如此下去,房子还能买吗?这场击鼓传花的游戏还能继续吗?
No.2 「接盘侠」越来越集中
人口对房地产的长远影响是不能否认的,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分化。
从真实世界的大城市发展看,大城市进一步发展腾飞,人口在城市聚集成为必然。
比如日本,东京都市圈面积1.34万平方公里,人口3700万,占全国人口的28%
比如英国,首都伦敦都市区面积8400平方公里,人口1400万,占全国人口22% ;
比如美国,纽约都市圈面积3万平方公里,人口2000万,占全国人口6%;
毫无疑问,未来中小城市人口向大城市人口迁移是必然,也是不可逆的趋势,
这也回答了「房子还能不能买」的问题。
肯定能买,去人口多的地方买。
那么下一个问题,「分化之后,哪里人口多呢?」
咱们村有规划。
7月31日,高层发布了一份新的文件:《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
在文件中还有一句话非常醒目:
五年内将中国城镇化率提高到70%的目标。
根据官方的统计显示,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53.10%提高至2023年的66.16%。
这十年间,累计1.65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
未来5年,要完成4%的城镇化,「将有多少人转移落户?落户到哪里?」
我国人口是14.1亿,假设城镇化率到70%,即推动大约是5415万农村人入城。
哪类地区将作为重点推进城镇化行动?
文件中其实有提到:
一是潜力地区,即人口众多、集中且城镇化率相对较低地区,文件提到的有:冀中南、皖北、鲁西南、豫东南、湘西南、粤西、川东等;
二是都市圈地区,即依托一线、省会城市形成的同城化程度高的现代化都市圈地区。
可以预见的,在5年内,新型城镇化率70%的背景下,从人口维度,我看到的未来趋势是:
1、人口持续向原本就实力雄厚的东部迁移;
2、人口高度集中在产业和经济发展较好的超特大城市;
3、5年内,中国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人口将保持净流入;
4、超特大城市的人口密度将远超当下;
所以未来可能不是「接盘侠」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集中的问题。
No.3 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那么,要抓紧在以上这些城市买房吗?
其实咱们的路线已经规划的非常清晰,「买房在未来并不是人生必须的选择了」。
所以文件提到:
鼓励有条件的城市逐步将稳定就业生活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城市住房保障政策范围。加大农业转移人口经济可承受的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
积极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支持采取多种措施通过市场化方式满足农业转移人口住房需求。逐步使租购住房群体享有同等公共服务权利。在具备条件的城市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
去年国务院审议通过的《关于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的指导意见》,也即“14号文件”,明确提到:
建设保障房的两大目标:
一是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和供给,“让工薪收入群体逐步实现居者有其屋,消除买不起商品住房的焦虑,放开手脚为美好生活奋斗”;
二是推动建立房地产业转型发展新模式,让商品住房回归商品属性,满足改善性住房需求,促进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推动房地产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第一个目标,是实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第二个目标,则是双轨制。保障的归保障,商品的归商品。让商品房回归商品房属性。
这两年也是这样做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完全放开了限购、限售,购房不再有门槛。
这意味着未来中国大多数城市走向新加坡模式,给未来的房地产划定两个圈子,一个商品房圈子,一个保障房圈子。
所以,你有能力你就买房,你不想买房,国家也会给你提供一个居住的地方。
当然也要以稳定为基调。
但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目前和预想的可能存在较大偏差,因为全国房价进入了调整深水区,而且调整周期还不知何时结束。
此时如果大规模推动保障房入市,可能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且,随着商品房价格不断回归,保障房的价格优势也会逐渐缩小,形成一个不良竞争。
所以,如何稳定、健康推进房地产双轨制建设,是个大考验。
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返回搜狐焦点首页,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大跌!这届「韭菜」觉醒了?
买回家用了3个月才知道,这4样所谓卫生间好物,居然是割韭菜
北京LOGO | 这届年轻人的生活 有点万能
铝价大跌!后期库存仍有回落
11月,这届年轻人在高交会追寻智慧生活“黑科技”
不想被割韭菜,装修除甲醛跟着内行人自己做,效果超级好
家电快讯 | 百度减持1.34%,极米科技一度大跌17%
复盘「这届年轻人的家」玩转中国家博会(广州)
不想被割韭菜,装修除甲醛跟着内行人自己做,效果比专业治理还好
10月28日工业铝型材原料铝锭价格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