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家居服 > 解读色彩中的设计细节 打造出彩的“第一眼大堂”

解读色彩中的设计细节 打造出彩的“第一眼大堂”

  都说判断一个酒店的服务设施好不好,就去看它的盥洗室。而判断一个楼盘的品质好不好,则要去看它的停车库。对于开车看房购房的人群来说,对楼盘的第一印象不是富丽堂皇的大堂,也不是精致优雅的样板间,而是楼盘的“第一眼大堂”——停车库。

  在功能设计之外,对于停车库来说,空间的整体色彩设计也非常重要。一个形式雷同、色调单一、缺乏科学导视规划的停车库,很难给业主带来高品质的印象。如何为业主提供环保整洁的停车环境和安全舒适的行驶保障,这些设计细节不可不知!

  车轮下的色彩密码 颜色也有功能

  对于住宅的地下车库来说,运用好色彩搭配不仅可以大大丰富空间视觉体验,也能很好地提升项目的整体品质和形象。除此之外,色彩的运用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功能。

  干净、整洁是业主判断停车库是否美观的重要依据。在日常生活用车时,车位地面很容易受到油、水、饮料等生活污渍的污染,在选用具备易清洁特性的地坪产品同时,巧妙运用暗黄、暗蓝、暗绿等能“藏灰”的色彩,地面不显脏更整洁。

  “不显脏”的停车位设计 保障整体美观度

  行车道的色彩应用需同时考虑整洁度和安全功能性,如果用色较浅,轮胎的摩擦痕迹容易显现,影响美观。如果运用深色,顶部的光线容易在平涂光面的地面形成反光,影响安全驾驶。因此行车道的色彩需选用恰到好处的色彩,地面体系要选用抛砂的非光面效果或哑光面效果,可以形成安全的漫反射。

  车道色彩设计以安全为第一原则

  标识线的应用一般来说都是白色与黄色的搭配,黄色是有彩色里辨识度最高的色系,白色则是无彩色中辨识度最高的,为车辆在地下车库的行驶提供足够醒目的方向和功能导视。

  一般交通警戒也较常运用黄色、黑色的色彩搭配,是为了在雨天、雾天等较恶劣的环境下,也尽量提高辨识度,给予车主警示。这种光线不好的环境下,也能让车主清晰看到。

  停车库行车道采用个性化3D地面导视设计,立体感十足的醒目视觉效果,更能有效引导司机减速行驶。

  3D地面导视设计 个性化标志更醒目

  色彩见气质 高端住宅主打“雅致色”

  地下停车库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住宅建筑、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因功能侧重点的不同,地下停车库的色彩搭配应用也不尽相同。中高明度、中高饱和度的色彩充满了鲜艳、明快的感觉,运用于交通枢纽、游乐场等业态中,强烈的视觉刺激会带来动感、活泼的空间体验。

  而中低明度、中饱和度的色彩则给人一种稳重的感觉,能演绎出低调却不失高档的效果。选择安定、稳重的色彩,运用于别墅、高档住宅的地下停车场内,可以很好地体现出高端成熟的建筑配套风格。

  以某高端住宅地下停车库色彩搭配方案为例,这个项目在当地属于区域单价较高的楼盘,建筑设计为大都会风格,住宅产品走的也是“低调奢华”风。

  立邦工程设计中心在为其提供色彩方案时,分别根据不同的区域提供了低明度、中饱和度的色彩搭配,墙柱面色彩使用低明度的配色,加入时下网红元素—莫兰迪色,体现项目的高雅气质。适当留白,体现less is more的设计理念,局部的剪影和白色线条的搭配运用,构成高雅又不失活泼的空间质感。

  中饱和度色彩 打造稳重雅致的地下车库空间

  定制深化设计 个性化的停车库出彩大不同

  建筑风格的营造体现在方方面面,做好色彩搭配只是其中一环,立邦工程设计中心往往会根据区域和项目特性,为地下车库打造个性化的视觉设计。

  走进去,就像走向全世界。配合大都会风格的项目特点,提炼巴黎、纽约、伦敦、罗马等城市天际线剪影,标志性建筑线条勾勒世界大都会城市风景,为地下停车库的墙面装饰带来全球化的大气视野。

  从“大都会”出发 走向全世界

  除色彩应用搭配之外,立邦工程设计中心为建筑地下车库提供的深化设计也极具个性化,从材料端到设计端到施工端,提供空间色彩方案以及灯箱、标识标牌、文本专业分析图、工程量清单以及施工图等整体深化设计,令色彩搭配更好地与项目选用的产品体系结合,实现更好的匹配性。

  用对色彩,颜值出彩。提升建筑项目价值,从巧用地下车库色彩应用开始。

相关知识

解读色彩中的设计细节 打造出彩的“第一眼大堂”
解读城市色彩语言——德爱威全新2088色彩体系发布会即将举行
解读城市色彩语言 德爱威全新2088色彩体系发布会即将举行
酒店大堂用这些瓷砖,还不怕没人来打卡吗?
探寻中国人的专属色彩 德爱威2088全新色彩体系全球首发
这些入户柜的设计,让回家成为一场解放仪式!
被追捧的北欧设计,你必须知道的5把椅子
凡入家居夏季新品发布:品质与健康融合,一起“活出彩”
德爱威乳胶漆:用色彩感知温度 这个冬天不太冷
霍尔茨木门丨巧用细节点缀,轻奢风更显高级

网址: 解读色彩中的设计细节 打造出彩的“第一眼大堂” http://m.jiajufo.com/newsview20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