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正在如火如荼进行,全球目光再度聚焦上海虹桥这片开放热土之时,在国家会展中心周边,有一个“未来感”十足的科创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作为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公司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打造的首个特色标杆科创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集总部研发、科创孵化、活力商业、人才公寓与公共配套于一体,构建一座新一代智慧产城融合社区。赵巷园区曾获评“2022-2023 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最佳承接特色园区”的标杆载体,正以区位、生态、产业、服务的多维优势,将进博会“流量”转化为区域发展“增量”,鲜活案例俯拾皆是。

黄金区位 + 立体交通 + 生态办公
筑牢溢出承接 “桥头堡”
“从赵巷园区乘 17 号线五站直达虹桥枢纽,15分钟对接进博会主场馆,更能在工作间隙沿水系散步 —— 这样的优势让我们对接全球展商时更有底气。” 园区运营负责人的话,道出了赵巷园区的独特吸引力。赵巷园区坐落于轨交 17 号线嘉松中路站南北两侧,420 余亩规划用地、86 万平方米建筑体量构成坚实物理载体,更凭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关键连接点的战略定位,无缝衔接虹桥国际中央商务区的优质资源

不同于传统封闭园区,这里将青浦原生水系纳入规划,空中慢行廊桥如丝带串联办公区、商业街区与休闲空间,营造出“公园中办公”的生态氛围 —— 从人才公寓步行至研发楼的途中,可沿河岸绿道欣赏景致,午休时还能在商业街区的咖啡馆与合作伙伴交流。这种“区位便利 + 生态宜居”的组合优势,让园区成为进博会展商“落地发展” 的优选。

产业集群 + 创新生态 激活双向赋能“强磁场”
精准锚定产业方向,才能让进博会溢出效应精准落地。作为市西软件信息园核心区,赵巷园区紧密对接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及新赛道布局,聚焦信息技术及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生命健康及绿色产业三大赛道,尤其突出 “数字经济主导、数字能源特色” 的发展态势。截至今年10月,园区累计引入企业超 320 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占比超 50%,华为数字能源、国泰海通等龙头企业的集聚,更形成了产业链协同的“强磁场”。

在数字能源赛道,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 500 强公牛集团的落地堪称典范。2022 年,公牛将上海总部迁至赵巷园区,依托上海的人才与国际化资源,重点攻关信息技术、工业设计领域,加速拓展新能源与智能家居业务,成为数字能源产业的骨干力量。

而在生命健康领域,落户赵巷园区的仙乐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连续五届参展的进博 “老朋友”,带来多款新品首发、AI营养师等创新成果与“看家本领”。作为一家营养健康食品CDMO(合同研发与生产)企业,仙乐健康为全球客户提供从基础研究、产品开发、制造、包装到物流及市场营销支持的全链式解决方案,业务覆盖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仙乐健康与澳佳宝等国际品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跨境业务也快速发展,通过一站式跨境解决方案,将众多高品质营养产品从海外带到中国市场。

全链服务 + 孵化体系 打造企业落地 “生态圈”
“进博会让我们‘走进来’,园区服务让我们‘留下来’。” 这是入驻企业的共同感受。在赵巷园区超9000平米的长三角科创中心内,路演区、洽谈室、沙龙露台功能齐全,已孵化80余家企业,获得多家知名投资机构数亿元融资。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市科技创业中心与普华永道中国联合发布“科技企业出海共创服务”合作计划,园区孵化器因全生命周期的专业服务优势,成为首批四家合作基地之一。

赵巷园区正着力构建 “创新研发在上海,生产制造在长三角” 的协同发展模式,一方面依托上海的人才、信息优势承接进博前沿技术与项目,另一方面联动长三角产业带实现成果转化,助力青浦打造 “长三角企业入沪第一站”。当进博浪潮奔涌,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正以产城融合的生态、集群发展的产业、高效精准的服务,持续将 “展商变投资商、展品变商品、采购变订单” 的故事写深写实,为 “永不落幕的进博会” 与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双重动能。

相关知识
第四届进博会圆满收官,IAM借力进博溢出效应收获满满
裸眼3D是个啥?来首位赏进博
首位奥莱秀彩进博,裸眼3D全球首发
汇智谷甄选品牌SHOW即将闪耀2022·上海·中国家博会&中国建博会
第三届进博会设计创新论坛,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第三届进博会“创新设计论坛”成功举办:创新设计助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进博观察丨一文速览松下硬核新技术
谷驰智能床垫南昌家博会完美收官
第50届中国家博会(上海)经销商大会 华适生活谷海英女士发表讲话
第50届中国家博会(上海)经销商大会 华适生活谷海英女士发表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