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1日,由Interior Design中文版与施耐德电气联合主办的“寻找设计行业影响力创造者——暨封面人物城市沙龙”在苏州落地。一场特别的对话也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在尼克设计事务所的私密酒吧空间展开。暗调的色彩笼罩着整个空间,黑灰色的巧妙搭配透露出高级的宁静与安逸,壁炉中跳跃的火光在墙面投下温暖的光影。在这个充满禅意与温馨的氛围中,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尼克设计事务所创始人尼克,与我们分享了他近四十年的设计修行与对“无痕设计”的独到领悟。

△尼克老师在尼克设计事务所丨图源尼克
文化浸润:从北方粗犷到江南细腻的设计蜕变
这场设计对话,始于尼克对苏州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特诠释。作为一个北方人,尼克却在苏州找到了设计的灵魂归宿。
“80年代中期刚到苏州时,我被这座城市的细腻深深震撼。”尼克回忆道,目光中依稀可见那个骑着自行车穿行在苏州小巷的青年身影,“北方的道路开阔宽旷,而苏州的胡同有时仅容一人通过。这种反差让我着迷。从粗犷旷野到小桥流水人家的胡同烟火气,这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种着迷促使他深入苏州的脉络肌理:“秋天的落叶铺满青石板路,街边面馆升腾着热气,老百姓家的蜂窝煤炉升起袅袅炊烟……这些生活场景构成了我对苏州的最初印象,也成为了我设计灵感的源泉。”
近四十年的浸润,让这位北方人成为了苏州文化的知音。他的设计也从早期的追随西方潮流,回归到对在地文化的深耕。“当大家都在追求西式极简时,我很快意识到,我们不能舍近求远到意大利、欧洲去学习,而应该用国际的眼光来看苏州,用苏州的智慧来成就具有国际视野的空间。”
无痕设计:留白之间的姑苏气韵
尼克提出的“无痕设计”,不是没有设计,而是让设计消隐在空间气质中,达到圆融自然的境界。
“苏州人做事精致到极致,比如核雕,需要放大镜才能看清其中的精妙。”尼克话锋一转,“但做空间不是这样。我需要留白,需要给空间留口气。做到70%-80%就够了,剩下的二三十要留给业主、客户、体验者来完成。”

△尼克作品-姑苏桥苏式面馆丨图源尼克
他以自己打造的面馆空间为例:“现在很多年轻人来店里不是为了吃面,而是为了打卡拍照。”这种现象让他思考设计的本质:“为什么人们愿意在这个空间停留?因为空间给到了他们需要的那个点——既松弛又很苏州,既是老姑苏的味道,又很当代。”
在尼克看来,好的设计应该经得起时间考验:“我不追求做网红店,但我做的几个店都形成了这种现象。我希望空间第一年看着热闹,第二年仍有新意,十年后历久弥新。就像老物件会产生包浆一样,空间也会随着时间和人的使用而愈发有味道。我想我做的空间,能让人们多年后回来,还能在这个空间里找到属于时光的记忆。”

△尼克作品-姑苏桥苏式面馆丨图源尼克
小在意大意义:细节中的苏州哲学与产品选择
“苏州人对细节的讲究,都在不经意之间。”尼克对“小在意大意义”的理解,源自他对苏州文化的深度观察。他分享在沧浪亭的发现:“白墙上海棠花形状的透窗,一瞬间就打动了我。古人做东西,既有形式美,更有功能考量。”这种感悟让他开始在设计中运用类似手法:“一面墙上抠一个小洞,形如海棠花,这仿佛是与古人的一场对话。”
从生活细节中,他读懂了苏州的文化密码:“下午三点半,朋友母亲端上绿豆粥、小方糕、桂花糕,用精致的盘子摆放整齐。这就是苏州人的小在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美感与仪式感。”

△施耐德电气致铂系列开关面板
对于空间中看似微小的开关面板,尼克也有独到见解:“早期觉得有开关能用就行,现在认识到照明已经从满足亮度的年代,进入营造情绪的时代。”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空间体验:“晚上招待不同朋友,我会调出不同的灯光氛围。年轻人刷视频需要亮一点的光保护眼睛,老友喝酒到深夜,只需烛光般的昏暗就好。这些都需要精准的灯光控制。”
谈及施耐德电气的产品,尼克表示自己对开关面板的选择很在意:除了基本功能,它的质感、颜色、大小都要与空间气质相融。好的开关应该像空间的首饰,虽小却能提升整体格调,为此他也十分期待未来的项目能与施耐德电气开启合作。
设计传承:在当代语境中延续姑苏文脉
作为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尼克还肩负着传承与创新的双重使命。
“苏州现在有很多优秀年轻设计师,他们的作品非常耐看。”尼克欣慰地说,但也不忘提醒,“希望年轻人不要浪费时间在精神内耗上,要把学习夯得实一点。”
他对自己招收徒弟有着严格标准:“人品、作品、为人处事都有要求。既要有老式的师道传承,又要有新思维的创新。”这种严谨源于他对设计传承的重视:“我希望带出一批真正懂苏州文化、能持续研究下去的设计师。”
未来愿景:打造一座“可居住的苏州”
尼克对未来亦有着清晰的规划:“我想做一个很苏州的酒店,让游客不是逛园林,而是‘睡’在苏州文化里。”他描绘着心中的蓝图:“这个酒店要有日咖夜酒,早上可以吃面,下午可以喝咖啡,晚上可以品威士忌,还能欣赏昆曲表演。进了一家酒店的门,就把苏州整个体验一遍。”

△尼克作品-平阊园苏式面馆丨图源尼克
这个构想体现了他对苏州文化的深度理解:“现在苏州大酒店不少,但多是商务酒店,文化的输出在哪里?”他期待找到一个有缘的业主共同实现这个愿景:“为姑苏区做一件有意义的事,通过一个空间来呈现苏州人的调性与文化底蕴。”
设计哲学:在生活中修行,在创作中悟道
历经近四十年的设计生涯,尼克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设计哲学。
“生活中可以随心所欲,设计不能随波逐流。”这句话浓缩了他对设计的态度。在他看来,财富固然重要,但已不是首要追求:“人到这个年纪,要对自己好一点。我现在早上两个鸡蛋就能撑到晚上,住的地方能做几个美梦就够了。”
他享受着独处的时光:“我的空间里有茶室、冥想区,晚上和三五知己喝点小酒。二两酒达到微醺状态,让人松弛下来。”这种松弛感也体现在他的设计中:“人松弛了,做的东西就很松弛;人焦虑了,做的东西就让人焦虑。”
对于业主选择,他越来越清晰:“我现在合作的业主,必须和我是同频的。或者完全相信我对文化、对空间的理解,或者我们有共同的认知。”这种笃定来自于岁月的沉淀:“我越来越知道自己要什么,不会再随波逐流。”
可以说,与尼克的这场设计对话,是一场关于“无痕设计”的深度探索。他以北方人的直爽拥抱江南的细腻,用当代的设计语言转译传统的姑苏文脉;他从在地文化中汲取养分,在商业空间中注入人文情怀;他重视每一个细节的打磨,从一盏灯光到一个开关,都蕴含着对使用者的关怀;他致力于设计传承,培育新生力量。他的作品如姑苏小巷般幽深静谧,以不着一痕的“小在意”,勾勒出震撼心灵的空间诗篇,让每一个进入其中的人,都能感受到设计所蕴含的深层力量与永恒魅力。(撰稿/陈婉璟)
相关知识
质美中国|苏州X无锡 双城对谈寻找亚洲青年设计之光
德国iF奖得者马辉 | 嘉宏·江左风华—用东方意境演绎新现代主义
“小在意·大意义”落地姑苏:2025室内设计影响力城市沙龙圆满收官
江南春·沁京城 苏筑空间&苏梨上品北京首店落户居然之家北四环店
中国铁建地产华东公司南京片区:寻江南园林脉络,感受南京花语江南
当光影与黑白碰撞,FAENZA法恩莎以设计书写艺术生活
1905设计学院·王霄 | 以修行的心态,诠释中式空间的意境经典
博古寻美!箭牌瓷砖冬季新品「寻」系列,书写空间极致风雅
开启常态“艺术驻地计划”,探索在地文化新生
质美“双城记”!恒洁与苏州、无锡设计师共话品质人居